网页结构思想

根据 W3C 标准,一个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结构、表现还有行为。

  1. 结构(骨架):HTML 用于描述页面的结构
  2. 表现(皮肤):CSS 用于控制页面中元素的样式
  3. 行为(交互):JavaScript 用于响应用户操作

版本迭代

版本 发布时间 主要特点
HTML 2.0 1995 首个标准化版本
HTML 3.2 1997 添加表格、applet和文本环绕图片等功能
HTML 4.01 1999 引入CSS支持,分离结构与表现
XHTML 1.0 2000 基于XML的严格语法版本
HTML5 2014 新增语义元素、多媒体支持、本地存储、Canvas/WebGL等
HTML5.1 2016 小幅度更新
HTML5.2 2017 新增dialog元素等
HTML5.3 2021 工作草案,包含更多现代Web应用特性

什么是 HTML?

HTML 指的是超文本标记语言(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), 它是用来描述网页的一种语言。

HTML 不是一种编程语言,而是一种标记语言(markup language), 标记语言是一套标记标签(markup tag)。

超文本的含义

它可以加入图片、声音、动画、多媒体等内容(超越文本限制),可以从一个文件跳转到另一个文件,于世界各地主机的文件连接(超级链接文本)

常用浏览器及其内核

浏览器内核(渲染引擎):负责读取网页内容,整理讯息,计算网页的显示方式并显示页面。

浏览器 内核 备注
IE Trident IE、猎豹安全、360、百度浏览器
fireFox Gecko 火狐浏览器内核
Safari Webkit 苹果浏览器内核
Chrome/Opera Blink Chrome/Opera 浏览器内核

Web 标准

Web 标准是由 W3C 组织和其他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。

为什么需要 Web 标准?

浏览器不同,它们显示的页面或者排版有些许差异,遵循 Web 标准除了可以让不同的开发人员写出的页面更标准、更统一外,还有以下优点:

  1. 让 Web 标准发展前景更为广阔
  2. 内容能被更广泛的设备访问
  3. 更容易被搜索引擎了搜索
  4. 降低网站流量费用
  5. 易于维护
  6. 提高页面浏览速度